1947年6月,起义将领高树勋的居所突然被解放军严密包围,形势变得愈发紧张。高树勋的警卫人员纷纷拔枪,与全副武装的解放军形成对峙,一时间,紧张的气氛如同剑拔弩张。高树勋闻讯后,迅速挺身而出,果断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,并命令警卫部队放下手中的武器。他亲自上前,主动询问事情的经过。
突发情况
原来,此次前来的是解放军保卫科的成员,其使命系受命对高树勋进行审查。得知来意后,高树勋并未流露出一丝不悦,仅是平静地叮嘱了警卫数句,便随同保卫科的同志们离去,正式开始了接受审查的程序。
此事当时引发了广泛关注,鉴于高树勋的特殊身份——一位由国民党阵营起义而来的将领,加之审查发生的时间点,仅距他率部起义之际不过短短两年。
须知,昔年高树勋率领所部起义,麾下部队众多。起义成功后,他更是亲笔致信众多熟识的国民党军官,进而策反了众多国民党将领,纷纷加入起义行列。在那段抗日战争刚落幕的时日,蒋介石正密谋挑起内战的敏感时刻,闻悉高树勋率部起义的消息,不禁怒火中烧。
高树勋虽身为起义将领,然而我军对待起义将领与解放战士始终秉持同等态度。自高树勋加入我军阵营,他便迅速崭露头角,荣膺有功之臣的称号,不仅依旧执掌兵权,更深受信赖。正因如此,此次他的被带走接受审查,所引发的震动尤为显著,甚至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,相关信息已送达毛主席的案头。
高树勋的过往
毛主席对高树勋的名字印象深刻。彼时,抗日战争胜利的余温尚存,蒋介石便迫不及待地揭去了和平的面纱,派遣军队迅速占领了众多战略要地,为即将到来的内战做好了前期部署。在此紧要关头,众多怀抱爱国情怀的国民党军官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挣扎。而我军则把握时机,开始积极争取这些国民党军官的归心,高树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在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岁月里,高树勋同志屡次在暗地里向八路军伸出援手,其行为与那些热衷于制造摩擦的“摩擦专家”形成了鲜明对照,因而成为了我军积极争取的对象。彼时,高树勋身为国民党军队的军长,面对我党伸出的橄榄枝,他毫不犹豫地开始了秘密起义的准备工作。最终,成功率部起义,此举在当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,使其成为深受人民尊敬的有功之臣。
自高树勋率领部众起义之际,其所属部队正式易名为民主建国军,高树勋本人亦继续担任军长之职。此后,高树勋正式站在了人民的一边,既率军奋战沙场,又着手创建军事院校,并不忘积极联络昔日的战友,争取到众多国民党军官的支持。
高树勋起义之后的忠诚之心,早已成为众人共知的事实。然而,在多数人的记忆里,高树勋作为起义将领的形象,却早已被淡忘。
如今,高树勋突然受到审查,这一事件自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。其一高树勋的业绩颇佳,然而为何他突然遭到审查?众多起义将领正持观望态度。其二高树勋事件已为毛主席所悉,毛主席将作出何等批示?此事处理得当与否,在当时的形势下显得尤为关键,因为1947年的革命斗争依旧面临着严峻挑战。
毛主席历来具有远见卓识,在处理此类事务时亦不失公正。在了解到高树勋的具体情况后,他并未急于作出判断,而是派遣专人先行查明保卫科对他进行审查的缘由。
事实上,1947年的革命浪潮起伏不定,战局时而变幻莫测,这导致一些先前已宣布起义的国民党军方将领出现了动摇。部分叛乱的将领开始寻觅时机,企图再次率部脱离我军,在离去之际,为向国民党军队献上“投名状”,不惜背负了沉重的血债。
郝鹏举堪称典型,他在关键时刻竟沦为反复无常的小人,对我军造成了显著损失,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。自此,我军开始对起义部队的将领给予更多关注,以防类似将领再次背叛。
鉴于民主建国军近期调查发现部分成员纪律涣散,甚至涉嫌与敌方间谍有染,故而对高树勋亦展开审查。高树勋因而也遭到了部队内部的牵连。
毛主席的批示
毛主席在彻底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后,挥毫泼墨,留下了对这一事件的批示。在这份批示中,毛主席明确阐明了他的立场,指出在起义部队中,确实存在敌特分子潜入的现象,这种现象在我军中也时有发生。
在保持警觉的同时,我们亦须对革命战友抱以信任。高树勋同志昔日率领部队起义,并成功联络了众多国民党军官共同起义,此乃功勋卓著之举,理应得到我们的保护。毛主席更是体贴入微地指示,在高树勋同志接受审查期间,务必精心照料其生活起居,确保他在这段时间内不受任何委屈。
毛主席的批示送达之际,高树勋已赴神泉训练班就学。在此期间,对其过往经历的深入调查逐步展开,然而,高树勋并未遭受任何负面影响,反而因这次调查,得知高树勋曾暗中协助八路军的英勇事迹后,同志们对他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。
在高树勋接受审查的数月光阴里,他始终如一地坚持着学习。得益于毛主席的关怀批示,他的日常生活得以无忧无虑。待高树勋的案情查明,不仅证明其清白无瑕,反而彰显出他当年对八路军的诸多贡献。归家之际,他收获了众人的诚挚祝福,毛主席亦亲笔致信,对他的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高树勋在阅读毛主席的来信后,情绪激昂地表达道,“收到这封信,喜悦之情远胜于手中捧着的一百颗金豆子。”自此,高树勋的工作态度越发严谨,其精力亦集中于年轻干部的培养之上,为我国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年轻力量。
在国庆盛典即将来临之际,高树勋接到了一份邀请,准许他登上天安门城楼。这份突如其来的邀请令他兴奋不已,以至于激动之情几乎令他整夜未能入眠。国庆盛典当天,高树勋如约踏上了天安门城楼,在那里,他得以亲眼见到毛主席,亲历了新中国的庄严成立,并目睹了民众的欢腾场景。顿时热泪盈眶!
高树勋泪眼盈眶,源于他对新中国革命历程所知之深,深知革命先辈们历经的艰辛与挑战。离开京城后,他未尝停歇,即刻投身于教材编写,期许更多青年能深刻体会这份不易,并懂得珍惜当下美好时光,继续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!
北京股票配资官方网站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